打开客服菜单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玻璃钢化粪池厂家 > 新闻资讯 > 广州玻璃钢化粪池,我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工作的发展过程
广州玻璃钢化粪池,我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工作的发展过程
编辑 :

恒德环保科技

时间 : 2022-04-29 04:36 浏览量 : 33

广州玻璃钢化粪池,我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工作的发展过程

一、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工作的起步

我国纤维增强塑料技术标准工作是从1965年开始的,最早制定的标准,是由原同济大学新材料结构研究所提出,经国家科委高分子测试基地审查批准的《玻璃布增强塑料试验方法》(试行标准)。

1973年,由国家建材总局所属的几家玻璃钢研究所和生产单位成立的玻璃钢技术交流组,除开展玻璃钢的原材料、工艺方法、成型设备、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和有关活动以外,还十分注重玻璃钢标准化的科研和制定工作。1974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玻璃钢性能测试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上海耀华玻璃厂研究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和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在总结各自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共提出23个有关玻璃钢板材、玻璃钢缠绕环形试样、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等方面的力学、电学和其它物理性能测试方法草案,为后来制定玻璃钢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和部标准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时玻璃钢气瓶生产企业较多,而且多数厂家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认识不足,产品质量不能保证,1974年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布了由北京二五一厂起草的《玻璃钢气瓶》部标准。这是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第一个产品标准,对控制玻璃钢气瓶的产品质量,确保用户安全使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977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标准审议会,通过了有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材、环形试样、蜂窝夹层结构等共23个试验方法方面的部标准。这些被审议通过的标准,是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试验方法标准,并且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科研水平。因此,国家标准局于1978年7月决定,把其中的19个方法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试行)予以颁布。这是首批颁布的国家标准,是国内许多玻璃钢单位经过20年辛勤的工作,在标准化方面所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并为以后各项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逐步实现标准化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cache
Processed in 0.00534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