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客服菜单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玻璃钢化粪池厂家 > 新闻资讯 > 整体玻璃钢化粪池,电子理论
整体玻璃钢化粪池,电子理论
编辑 :

恒德环保科技

时间 : 2022-04-11 00:35 浏览量 : 108

整体玻璃钢化粪池,电子理论

电子理论建立在双电层的理论基础上。这种理论认为胶粘剂与基片分别具有不同电子带结构的表面,它们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电子转移,从而形成双电层,这种双电层产生的静电力,是粘结强度主要的贡献者,故称为电子理论。

若被粘物是平面,根据平行板电容器所储存的能量,很容易计算出粘结功2元o2hUA=-D(2-38)式中,ơ为电荷密度,D为介电常数,h为电容器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实验测得的剥离时的粘结功,与按双电层模型计算出来的粘结功相符合。但这种理论遭到一些批评:

(1)剥离实验时,破坏不可能完全发生在界面,大多数的情况是发生在本体,因此所测得的粘结功,有一部分是材料弹性响应的能耗,用它来代表界面双电层的粘结功是欠妥的。

(2)电子理论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他因素对剥离实验结果的影响。

(3)根据模型计算,只有当电荷密度达到10”电子/厘米时,静电引力才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实验测得的电荷密度只有10"电子/厘米。因此,即使界面有静电作用存在,它对强度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电子理论有一定道理,但缺乏严格的实验验证。

五、弱边界层理论

弱边界层理论早在6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但一直存在争论。弱边界层理论认为,胶结体系由于工艺上或结构上的原因,存在着这种或那种的弱边界层。假如胶粘巾含有不溶解于固化物的物质,产生相分离而形成弱边界层,并且会由于微区结构上的不均一性而产生弱的边界层。这种理论还认为,粘结体的破坏都发生在本体,而不在界面上。事实上粘结件的破坏,有的发生在界面,不完全都发生在本体,只是出现的几率少一些而已。对于弱边界层理论,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人认为,它的概念还是有合理的部分,所以要正确地理解、吸取和运用。

六、机械联结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论点,认为被粘物表面是粗糙不平、遍布沟壑,有的甚至是多孔性的材料,因此粘结剂渗入到凹坑中去,当固化以后就象一个锚一样抛立在那里,故又称为抛锚效应,或者称钉子效应。这种界面的粘结力是一种机械作用力,故称为机械联接理论。


热门推荐:

cache
Processed in 0.00597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