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客服菜单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玻璃钢化粪池厂家 > 新闻资讯 > 昆明玻璃钢化粪池,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奠基
昆明玻璃钢化粪池,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奠基
编辑 :

恒德环保科技

时间 : 2022-04-07 14:36 浏览量 : 85

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奠基于1958年。当时按照苏联的经验,先后设计了10个大中型玻璃纤维企业,所采用的是全铂坩埚(100、200孔)拉丝工艺,玻璃成分为无碱(R0〈0.5%,相当于E玻璃纤维),也曾生产过高碱玻璃纤维。至6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中碱玻璃纤维,它不含硼,R1O的含量在12%左右,因此在成分上不完全与西方的C玻璃纤维相同。这种中碱玻璃拉丝作业性能较好,成本低廉,耐酸性优于无碱玻璃,经过多年开发已在玻璃钢以及其它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我国生产玻璃纤维用的铂铑合金长期依靠进口,成为发展玻璃纤维工业的障碍。1964年国家科委组织了冶金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及部分工厂,开展了节铂、代铂研究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先后研制成我国特有的代铂坩埚、非铂电极材料,解决了坩埚或漏板的防护涂料及安装技术、含铂废料的回收、合金提纯等技术,使单台坩埚的代铂率达70%左右,20多年来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铂铑合金。

从1965年开始,首先在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然后在杭州玻璃厂开展了池窑拉丝(日产3.5吨中碱全电熔窑)的工业性试验。1971年,上海耀华玻璃厂建成以重油为热源的全火焰中碱拉丝池窑,该池窑共有10块漏板,纤维直径为8、11、13微米,其日产量水平由3吨逐步提高到12吨左右。

在拉丝工艺方面,从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步对原米的苏式拉丝工艺进行改造,并开始注意消化吸收当时的国际先进技术,向多孔漏板(300、400、600孔);粗直径纤维(11、13微米);大卷装(400孔,11微米、300~380公斤/日;以及600孔,13微米、450公斤/日)拉丝机方向发展。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方面,我国已研制出玻璃布的热清洗工艺,以及适应不同用途的铬络合物和硅烷的表面处理工艺,并且已能批量生产沃兰、KH550(A1100)、KH570(A174)和Z6031等若干种重要的偶联制。

在玻璃纤维产品方面,逐步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从纺织型向增强型发展。现在我国已有60多种300多个规格玻璃纤维产品。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82年的不到30%,增加到目前的45%。1985年连续玻璃纤维的产量,达到7万吨以上,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玻纤工业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是技术与设备落后,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特别是作为增强材料的无纺制品,还处于研制开发阶段,许多品种还是空白。


热门推荐:

cache
Processed in 0.004383 Second.